二、基础乐理薄弱。
基础乐理在钢琴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,尤其是对复调作品的学习。根据我多年的观察,大部分钢琴学生乐理基础都非常薄弱,尤其在中小城市。钢琴老师只管钢琴教学,似乎乐理知识教学不是他的份内之事,这种短见极为有害。乐理知识不懂,就会影响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和分析,学生除了认识音符,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必然是苍白的。巴赫的钢琴作品中包含着很多的乐理知识,从节奏节拍变化音这些最基础的乐理知识,到调式、句法、和弦、转调、离调,哪一部作品都需要通过乐理知识的学习才能理解掌握。所以学习巴赫作品必须过乐理知识这一关。国外的钢琴考级把乐理知识作为必须考察的项目,目的是不言而喻的。
三、没有认真读谱理解作品。
学习巴赫作品必须要认真的读谱:
首先要理解作品的句子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,这和学习朗读作品是一样,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和断连性设计句子及其作品段落结构。很多学生之所以对巴赫的作品不感兴趣,究其原因是对巴赫的作品分析不够理解不够,对错综复杂的长串音符感到心生畏惧。
其次要根据作品的句子和层次设计合理的指法,避免弹奏的随意性。有的学生弹奏钢琴,同样的句子今天用这个指法明天用那个做法,这是非常有害的,切记!一个好的指法胜过多日的苦练。
再次要认真读谱,分析作品的主题、旋律、层次、线条,研究主题旋律在不同声部出现以及主题的变化,根据主题的出现和声部层次处理不同声部的强弱,尤其是音乐的终止和半终止处,更要表现鲜明的句子语气。
最后对作品的调性调式要有深刻的理解,这样在细节上可以理解作品的临时记号,防止弹错音符,在宏观上也容易把位作品,为背谱弹奏提供坚实的基础。
首先要理解作品的句子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,这和学习朗读作品是一样,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和断连性设计句子及其作品段落结构。很多学生之所以对巴赫的作品不感兴趣,究其原因是对巴赫的作品分析不够理解不够,对错综复杂的长串音符感到心生畏惧。
其次要根据作品的句子和层次设计合理的指法,避免弹奏的随意性。有的学生弹奏钢琴,同样的句子今天用这个指法明天用那个做法,这是非常有害的,切记!一个好的指法胜过多日的苦练。
再次要认真读谱,分析作品的主题、旋律、层次、线条,研究主题旋律在不同声部出现以及主题的变化,根据主题的出现和声部层次处理不同声部的强弱,尤其是音乐的终止和半终止处,更要表现鲜明的句子语气。
最后对作品的调性调式要有深刻的理解,这样在细节上可以理解作品的临时记号,防止弹错音符,在宏观上也容易把位作品,为背谱弹奏提供坚实的基础。
四、练习方法有问题
分手练习分声部练习不够。复调作品尤其要分手练习,特别是针对比较弱的左手。关于复调作品我对学生的练习基本要求是:单手不熟练,双手不合练;每个手都弹的节拍整齐声音清晰,感觉很顺的时候才能双手合练。其实这样每天也要先练习一遍单手,然后才能练习双手,可以防止在双手练习的时候单手感觉越来越钝化。
练习毫无重点,平均分配练琴时间,这种练习带来的弊端是:熟练地方越来越熟练,不熟的地方每次到这儿都打结停顿。对于难点要重点练习,特别困难的地方要死盯不放,反复练习变换方法练习直到熟练为止。
分手练习分声部练习不够。复调作品尤其要分手练习,特别是针对比较弱的左手。关于复调作品我对学生的练习基本要求是:单手不熟练,双手不合练;每个手都弹的节拍整齐声音清晰,感觉很顺的时候才能双手合练。其实这样每天也要先练习一遍单手,然后才能练习双手,可以防止在双手练习的时候单手感觉越来越钝化。
练习毫无重点,平均分配练琴时间,这种练习带来的弊端是:熟练地方越来越熟练,不熟的地方每次到这儿都打结停顿。对于难点要重点练习,特别困难的地方要死盯不放,反复练习变换方法练习直到熟练为止。
五、练琴不听。
相当多的钢琴学生练习钢琴时候自己听不到自己的弹奏,他们只是在练习音符和手指头。这种练习极大地降低了练琴的效率,尤其对于复调作品。要么是无法完整地弹奏一首作品,要么是即使弹会了也是干巴巴的毫无音乐表现力。复调音乐训练的是多声音乐思维,主要的训练方法就是要训练耳朵,训练内心听觉。我常常对学生说,如果你自己听不到多层次的音乐,你就不可能表现音乐的层次。所以练习复调作品一定要多听。练习的时候要听,听见主题听见对句听见长音符听见不和谐音程到和谐音程的解决。不练琴的时候要学会冥听,看着谱子想像着手在键盘上的位置,耳朵里面听见各个声部进行的音响效果。这样的练习是比较困难的,但是也是收效最快的。
钢琴家休伊特《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》(二)
往期巴赫:1、;2、;3、;4、;5、;6、7、;8、;9、10、;11、;12、;12、;13、;14、;15、16、17、;18、19、20、21、;22、;23、;24、;25、;26、27、;28、;29、30、31、;32、;33、;34、35、;36、;37、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