郯城木旋玩具,俗称“耍货”,因其大多数部件在旋床上旋制而得名,是一种集民间绘画、手工技艺为一体,供儿童玩耍的传统玩具。郯城木旋玩具发源并主要传承于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樊埝村,影响辐射至江苏省北部、山东省南部等周边地区,销售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大型庙会。
郯城木旋玩具创自明代,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。据樊氏族谱记载,樊氏七世祖樊木是木旋玩具的创始人,他根据手拉钻的原理,创造了旋床,开始制作木旋玩具,至今已传承了15代。
郯城木旋玩具共5大类,100多个品种,分别是摆放类、摇晃类、推拉牵引类、舞耍类、益智类,代表性作品有高低棒人、花篮、虎头棒槌、燕车等。其造型主要包括圆球形、圆柱形、圆环形、圆锥形等,主要制作工具包括樊木根据手拉钻的原理发明的第一代木旋床,在原车床的传动部位加装了铁制轴承的第二代旋床,在传统木车床上安装了电机的第三代旋床,现在全部改造为工业用铁制机械车床。木旋玩具上的图案以龙凤、牡丹、菊花、荷花、蝙蝠、蝴蝶等各种寓意吉祥的花卉、动物纹样为主,特别是哗啦棒槌上的图案,被当地人称为“哗啦棒槌花”,像蝴蝶飞舞,又像菊花绽放。颜色以红、绿、黄三色为主,色彩艳丽,对比强烈。工艺流程可分为备料、下料、制毛坯、砂光、打底、二次砂光、彩绘、上清漆等。
郯城木旋玩具以丰富的色彩、夸张的纹饰、简洁的造型,体现着北方农村民众的审美情感,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,反映出其纯朴的价值观念;体现了鲁南农村的文化特色以及民间艺人高超的艺术才华,具有民俗研究价值、艺术和文化价值;樊埝村及其周围村民通过制作和销售玩具,改善了生活,传播了文化,也为无数儿童带来了欢乐、启迪了心智。
!